在尝试了众多LINUX的发行版本后,发现kUbuntu最合笔者胃口,默认的桌面环境是笔者偏爱的KDE, 简洁而快速的安装界面,精简而易用的系统,都让笔者深深喜欢上了这个发行版本。无论是新手还是老鸟,都可以在这个流淌着Debian GNU/Linux血液的优秀版本中自由翱翔。纂写本文旨在给予新手一个上手使用Linux的导向,并且,在自己重装系统的时候,可以参考^_^。
安装kubuntu
如何得到一份kubuntu呢?我们可以从kubuntu的官方网站或者其它的网站免费下载kubuntu的ISO镜像文件,然后刻录成光盘(CD)。或者,可以去官方网站申请免费邮寄,是的,你没有看错,免费, 邮费(到中国大多数都是5欧元)官方出,只要注册一个账户,正确填写你的家庭住址(最好使用拼音),邮政编码等信息后,确认提交,等上一个月左右,光盘就 会从荷兰寄到你的手里!
kubuntu的安装光盘是livecd,只要将计算机设置为光盘启动,看到启动界面后直接按回车,就可以进入kubuntu的livecd。livecd可以让用户直接看到安装系统的使用效果,并在这个live的系统下安装系统。
进入桌面后,单击install的图标,就会弹出图形安装界面,选择默认的语言(就选英语),接着是选择区域,然后是对键盘规格的选择,一般来说,我们使用默认的美国标准键盘。
接下来的分区是极为关键的,推荐使用手动分区,由于Linux的文件系统与Windows不同,所以无法使用FAT或是NTFS,想要双系统并存的朋友要事先(在安装Windows之前)使用专业的分区工具对整个硬盘规划好,把要安装LINUX的空间留为剩余空间(Free Space)。回到分区的操作上,选中事先预留好的剩余空间,开始分区,一般来说,25GB的根文件系统(默认文件系统为ext3)已经绰绰有余,再分一 个SWAP的交换分区(文件系统格式为swap),大小一般是内存的2倍。要经常使用LINUX的用户可以考虑多分一个/home,大小自定,这个是用户 的主目录(/home/user),一般用来存放文档,音乐等等。这样做的好处是,即使某一天你的系统彻底崩溃了,/home 仍屹立在那里,辛辛苦苦下载收集的音乐,电影,储存的文档等数据将毫发无伤。
分区完毕后,建立系统的初始用户。在Linux下,血与泪的教训告诫了后人慎重使用超级用户root。kubuntu考虑到这样的问题,在安装的一开始就让用户建立普通权限的用户,而限制root在系统内的使用。这些都是后话,设置完用户名,密码与主机名,确认安装信息无误后,就可以泡杯咖啡,开始安装了。
这时如果计算机处于联网状态,强烈建议将联网装置的电源关闭。因为系统识别出了你的状态为联网,却又因为没有正确设置连接方式而无法真正连上。从而导致在安装过半后的“搜索源”那一步中僵死,使得安装过程停滞。
在安装的过程中,用户一刻都不会感到无聊,切换到桌面2,在livecd里体会到这个系统的所有特性,熟悉操作,系统设置,玩游戏等等。这也就是livecd为什么会受到那么多人欢迎的原因,它不再是原本枯燥乏味的操作系统安装。
别光顾着玩你那俄罗斯方块,一局还没玩好,系统已经安装好了,重启!
系统的基本设置
使用安装时设定好的用户名与密码登录,在熟悉了kubuntu的操作环境后,我们就要开始对系统进行最基本的配置。
Linux对于网络的依赖性极强,没有网络,Linux几乎无法发挥其强大的作用,所以,首先就是要确保网络连接的正确,本文不会讲解各种网络连接的配置方法,有任何疑问,ubuntu中文与google将是找到问题答案的好帮手。
配置好网络后,到ubuntu中文的 wiki查看Gusty快速设置指南,文中的第2节提供了各种源(source)的地址,源是系统取得更新与软件的重要途径。根据自己的网络情况,将合适的源列表复制下来,修改/etc/apt/sourcelist文件,将原先的条目删除或者注释掉,粘贴源列表,保存退出。然后更新源列表:
apt-get update
在这里必须注意的是,修改sourcelist文件需要root的权限,可以使用vi编辑器通过如下命令进行修改:
sudo vi /etc/apt/sourcelist
笔者的建议是,先设置超级用户root的密码:
sudo passwd root
以root身份登入,方便接下来的各种操作:
su
这些命令操作都是在终端下完成的,KDE下打开Konsole程序运行终端。
好了,网络的问题全部搞定后,首当其冲的就是对系统进行中文化了。首先添加系统语言:
K -> System Settings -> Regional & Language -> Install New Language
选择Chinese,将会开始下载并自动安装中文包。安装完毕后:
K -> System Settings -> Regional & Language -> Add Language
选择Simplified Chinese。这时,系统的界面已中文化了。
这还不够,我们需要为系统安装常用的中文字体与输入法。中文字体的安装有很多种,一般来说首选文泉驿字体:
apt-get install xfonts-wqy
安装完毕后,就是输入法的安装与配置了,由于默认的SCIM与KDE有时会有冲突,所以,小企鹅输入法对于我们中文的KDE用户来说是首选:
apt-get install fcitx
至此,基本的中文化工作已经全部完成,注销session,重新登录
常用软件的安装与应用向导
这一节笔者将会告诉读者如何获取常用软件,其使用方法不会多作叙述,而是会给出相关的链接地址,作为引导。
1. yakuake:yakuake是KDE下的一个终端模拟器,通过快捷键可以立即将终端程序调出,当程序失去mouse focus(不知道怎么翻好-_-|||)时,程序会自动隐藏:
apt-get install yakuake
2. vim:vim是笔者最钟爱的编辑器,它拥有着强大的功能与快捷的操作命令:
apt-get install vim
下载安装后可以修改/etc/vim/vimrc文件,自定义vim的使用特性。
3. Adobe Reader:pdf格式的电子书籍已经越来越流行,笔者电脑中的大部分计算机书籍都是pdf格式的,所以,Adobe Reader自然是必不可少的软件。从官方下载简体中文的dpkg包后,运行:
dpkg -i AdobeReader_chs-81.1.1-1.i386.deb
4. kchmviewer:chm格式的电子书也有很多:
apt-get install kchmviewer
5. pidgin:pidgin的前身是gaim,一个集成了多种网络协议的IM客户端,可以使用QQ,MSN,GTALK等账户同时登录(有一次开了QQ,2个MSN,GTALK,那场面……壮观):
apt-get install pidgin
6. Amarok-xine:这是KDE下强大的媒体播放器Amarok的xine解码器插件:
apt-get install amarok-xine
安装后,就可以使用Amarok播放mp3,wma等格式的音频文件了。
7. stardict:stardict算是Linux下目前最常用的词典软件了,有多种词典库可供下载,并支持自动取词(这个功能有待完善,很不好用,笔者是关闭取词功能的):
apt-get install stardict
安装完毕后的stardict不会带有任何词典,词典库要去官方网站下载,并按照官方提供的安装方式词典库。
至此,kubuntu已经完全可以胜任日常的工作了,大部分软件都可以通过apt命令或Adept Manager(图形界面的包管理工具,更为直观)自动下载安装获得,也可以去软件官方网站下载dpkg包或源码包进行手动安装。
Have Fun!
ghostm55@ghosTzone:~$ date
2008年 01月 11日 星期五 18:54:27 CS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