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map是一个非常实用的网络连接端扫描软件,适用于Linux、Windows、Mac三大主流平台。用来扫描网上电脑开放的网络连接端。确定哪些服务运行在哪些连接端,并且推断计算机运行哪个操作系统(这是亦称 fingerprinting)。它是网络管理员必用的软件之一,以及用以评估网络系统安全。
软件名字Nmap是Network Mapper的简称。Nmap最初是由Fyodor在1997年开始创建的。随后在开源社区众多的志愿者参与下,该工具逐渐成为最为流行安全必备工具之一。官网为:www.nmap.org。
一般情况下,Nmap用于列举网络主机清单、管理服务升级调度、监控主机或服务运行状况。Nmap可以检测目标机是否在线、端口开放情况、侦测运行的服务类型及版本信息、侦测操作系统与设备类型等信息。
CentOS 7下直接yum安装nmap
# yum install nmap
发现并不是最新版本,而且升级一下看看,发现也不能直接升级。只好再直接yum卸载掉。
按官方文档rpm安装最新版本的nmap
[root@localhost www.linuxidc.com]# rpm -vhU https://nmap.org/dist/nmap-7.80-1.x86_64.rpm
获取https://nmap.org/dist/nmap-7.80-1.x86_64.rpm
准备中… 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 [100%]
正在升级/安装…
1:nmap-2:7.80-1 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 [100%]
安装成功
[root@localhost www.linuxidc.com]# nmap –version
Nmap version 7.80 ( https://nmap.org )
Platform: x86_64-RedHat-linux-gnu
Compiled with: nmap-liblua-5.3.5 openssl-1.0.2s nmap-libssh2-1.8.2 nmap-libz-1.2.11 nmap-libpcre-7.6 nmap-libpcap-1.9.0 nmap-libdnet-1.12 ipv6
Compiled without:
Available nsock engines: epoll poll select
查看本机端口开放情况
[root@localhost www.linuxidc.com]# nmap localhost
Starting Nmap 7.80 ( https://nmap.org ) at 2019-09-07 18:55 EDT
Nmap scan report for localhost (127.0.0.1)
Host is up (0.0000090s latency).
rDNS record for 127.0.0.1: localhost.localdomain
Not shown: 996 closed ports
PORT STATE SERVICE
25/tcp open smtp
111/tcp open rpcbind
631/tcp open ipp
3306/tcp open MySQL
Nmap done: 1 IP address (1 host up) scanned in 0.11 seconds
Nmap包含四项基本功能:
- 主机发现 (Host Discovery)
- 端口扫描 (Port Scanning)
- 版本侦测 (Version Detection)
- 操作系统侦测 (Operating System Detection)
而这四项功能之间,又存在大致的依赖关系(通常情况下的顺序关系,但特殊应用另外考虑),首先需要进行主机发现,随后确定端口状态,然后确定端口上运行的具体应用程序和版本信息,然后可以进行操作系统的侦测。而在这四项功能的基础上,nmap还提供防火墙和 IDS 的规避技巧,可以综合运用到四个基本功能的各个阶段。另外nmap还提供强大的NSE(Nmap Scripting Language)脚本引擎功能,脚本可以对基本功能进行补充和扩展。
一些nmap参数及其意义
nmap –iflist : 查看本地主机的接口信息和路由信息
-A :选项用于使用进攻性方式扫描
-T4: 指定扫描过程使用的时序,总有6个级别(0-5),级别越高,扫描速度越快,但也容易被防火墙或IDS检测并屏蔽掉,在网络通讯状况较好的情况下推荐使用T4
-oX test.xml: 将扫描结果生成 test.xml 文件,如果中断,则结果打不开
-oA test.xml: 将扫描结果生成 test.xml 文件,中断后,结果也可保存
-oG test.txt: 将扫描结果生成 test.txt 文件
-sn : 只进行主机发现,不进行端口扫描
-O : 指定Nmap进行系统版本扫描
-sV: 指定让Nmap进行服务版本扫描
-p <port ranges>: 扫描指定的端口
-sS/sT/sA/sW/sM:指定使用 TCP SYN/Connect()/ACK/Window/Maimon scans的方式来对目标主机进行扫描
-sU: 指定使用UDP扫描方式确定目标主机的UDP端口状况
-script <script name> : 指定扫描脚本
-Pn : 不进行ping扫描
-sP : 用ping扫描判断主机是否存活,只有主机存活,nmap才会继续扫描,一般最好不加,因为有的主机会禁止ping
-PI : 设置这个选项,让nmap使用真正的ping(ICMP echo请求)来扫描目标主机是否正在运行。
-iL a.txt : 批量扫描a.txt中的目标地址
-sL: List Scan 列表扫描,仅将指定的目标的IP列举出来,不进行主机发现
-sY/sZ: 使用SCTP INIT/COOKIE-ECHO来扫描SCTP协议端口的开放的情况
-sO: 使用IP protocol 扫描确定目标机支持的协议类型
-PO : 使用IP协议包探测对方主机是否开启
-PE/PP/PM : 使用ICMP echo、 ICMP timestamp、ICMP netmask 请求包发现主机
-PS/PA/PU/PY : 使用TCP SYN/TCP ACK或SCTP INIT/ECHO方式进行发现
-sN/sF/sX: 指定使用TCP Null, FIN, and Xmas scans秘密扫描方式来协助探测对方的TCP端口状态
-e eth0:指定使用eth0网卡进行探测
-f : –mtu <val>: 指定使用分片、指定数据包的 MTU.
-b <FTP relay host>: 使用FTP bounce scan扫描方式
-g: 指定发送的端口号
-r: 不进行端口随机打乱的操作(如无该参数,nmap会将要扫描的端口以随机顺序方式扫描,以让nmap的扫描不易被对方防火墙检测到)
-v 表示显示冗余信息,在扫描过程中显示扫描的细节,从而让用户了解当前的扫描状态
-n : 表示不进行DNS解析;
-D <decoy1,decoy2[,ME],…>: 用一组 IP 地址掩盖真实地址,其中 ME 填入自己的 IP 地址
-R :表示总是进行DNS解析。
-F : 快速模式,仅扫描TOP 100的端口
-S <IP_Address>: 伪装成其他 IP 地址
–ttl <val>: 设置 time-to-live 时间
–badsum: 使用错误的 checksum 来发送数据包(正常情况下,该类数据包被抛弃,如果收到回复,说明回复来自防火墙或 IDS/IPS)
–dns-servers : 指定DNS服务器
–system-dns : 指定使用系统的DNS服务器
–traceroute : 追踪每个路由节点
–scanflags <flags>: 定制TCP包的flags
–top-ports <number> :扫描开放概率最高的number个端口
–port-ratio <ratio>: 扫描指定频率以上的端口。与上述–top-ports类似,这里以概率作为参数
–version-trace: 显示出详细的版本侦测过程信息
–osscan-limit: 限制Nmap只对确定的主机的进行OS探测(至少需确知该主机分别有一个open和closed的端口)
–osscan-guess: 大胆猜测对方的主机的系统类型。由此准确性会下降不少,但会尽可能多为用户提供潜在的操作系统
–data-length <num>: 填充随机数据让数据包长度达到 Num
–ip-options <options>: 使用指定的 IP 选项来发送数据包
–spoof-mac <mac address/prefix/vendor name> : 伪装 MAC 地址
–version-intensity <level>: 指定版本侦测强度(0-9),默认为7。数值越高,探测出的服务越准确,但是运行时间会比较长。
–version-light: 指定使用轻量侦测方式 (intensity 2)
–version-all: 尝试使用所有的probes进行侦测 (intensity 9)
–version-trace: 显示出详细的版本侦测过程信息
Nmap 功能强大,大家细心琢磨使用吧。
Nmap 7.80 发布,新的Npcap Windows数据包捕获驱动 https://www.linuxidc.com/Linux/2019-08/160067.htm
本文永久更新链接地址:https://www.linuxidc.com/Linux/2019-09/160563.htm